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形式是什么
返回列表
2025-05-04
来源: 关键词:

1. 统一考试:
报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2025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到2025年9月1日)的人员,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名),特殊行业、特殊岗位具有相当学术研究成果的可向学校招生办提交申请。
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应届生须在2025年9月1日前取得认证证书并于入学报到时提交)。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的规定。
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于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与原工作单位有服务期、保密期等约定正在履行服务义务的在职人员考生,均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
考试流程:
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采取笔试方式,初试分为两场。
考试时间、地点: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会在相关通知中公布,考生可于规定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自行下载和打印《博士研究生考试准考证》。考生须凭本人准考证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考生迟到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场参加当科考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止作答,在本人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逐一清点答卷和试卷,全部清点核实无误后,考生方准离开考场。考场安装有考场监控系统,对考试全过程进行监督,同时考场将使用手机、无线耳机探测器以及金属探测器等多种防作弊设备,对作弊人员将依法严肃处理。
2. “申请
考核”制:
报考条件:在满足统一考试报考条件的基础上,还须满足报考学院提出的其他报考条件,具体要求见报考学院“申请
考核”制工作方案。
申请流程:
提交申请材料:考生所提交的纸质版申请材料不再退还,如有需要请自行复印留存。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或提交材料不完整的,报名信息无效。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均须真实可信,所有复印件均有原件可供核对复查。如发现考生提交虚假材料、作弊及其它违纪行为,将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包括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及开除学籍等)。
材料审查:报名结束后两周内,各学院将对考生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进行形式审查。审查专家小组根据评分细则,对考生提交的有效申请材料进行集体审查评分。根据考生的学业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外语水平、研究设想与研究计划、专家推荐意见,以及科研成果、发表情况等,做出综合评定,择优确定综合考核入围名单,名单于综合考核前在学院网站公示。
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一般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三方面。采取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过程中全程录音录像或录屏,并保存相关影音资料备查。
专业笔试:进行一门专业科目笔试,总分100分,60分合格。如采取线下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如采取线上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5小时。
外语面试:考核考生外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总分50分,30分合格。
综合素质面试:全面考查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参考考生申请材料,测评其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总分150分,90分合格。
同等学力加试:同等学力申请人须加试政治理论和两门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成绩采取百分制,6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加试成绩不计入综合考核总成绩。
综合考核总成绩为综合考核各项成绩之和,总分300分,各分项全部合格并且总分达到180分及以上者综合考核合格。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考生应在综合考核期间提交由所在单位、存档单位党组织(党委、分党委、党总支)、人事、政工部门出具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鉴定材料,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录取:各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考生综合考核成绩排名,综合考虑考生材料审查结果等进行录取。
3. 硕博连读(仅面向本校硕士生):申请人为我校在读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生,申请专业及研究方向见当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申请时间和申请程序另行通知。
4. 本科直博生(已于接收推免生考试中完成):相关信息可在接收推免生考试相关内容中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