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生创新能力如何
返回列表1. 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制定了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鼓励学生发表优秀科研成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奖励范围包括学生以学校为第一署名单位、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奖励标准根据期刊类别和成果等级有所不同,最高可达8000元/篇。
2. 创新与领导力博士学位教育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举办,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通晓中西方管理学理论、熟练掌握学术研究方法的高素质、跨文化、复合型的国际性管理型人才。
3. “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优势和人才资源,以科教融合为办学特色,通过“师徒制”为特色的教学机制,让本科生在大师身边读书,在高起点上开展科研,有效帮助学生迈出科研第一步。
4. 学生社团活动:学校有多个学生社团,如创新创业协会等,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活动,并邀请成功企业家、投资人进行经验分享,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还能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5. 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在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综合运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模拟演练、企业诊断、企业访学、学术讲座及研讨、整合项目等多种教学形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实际问题导向,强调师生互动和参与,着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6. 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表现:从一些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成果来看,如法学院学生主持的研究项目在“挑战杯”首都赛中获得特等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