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84678481
社科院考博的研究生的研究生导师制度是怎样的
返回列表

2025-05-07

来源:  关键词:

社科院考博的研究生的研究生导师制度是怎样的

博导管理

1. 岗位管理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制定了《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博导的岗位职责、岗位设置、遴选、培训、考核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 2. 岗位职责

  • 博导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包括对博士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
  • 博导应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要求,关心和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博导应熟悉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执行培养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 博导参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招生考试命题、试卷评阅、入学材料审核、面试、复试等工作,指导博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评价学业完成情况及科研成果水平,推荐或不推荐博士研究生参加论文答辩,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博导应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规范和道德教育,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对与研究生联合署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
  • 3. 岗位设置

  • 博导原则上只在一个二级学科培养点招收博士研究生,且所在岗位归属的二级学科应与博导本人的学科专业背景和主要研究领域相一致。
  • 博导因工作调整或学科建设等原因,可申请在不同二级学科的培养点之间或相同二级学科的不同培养点之间调整博士生指导岗位,但原则上不得跨一级学科调整岗位。
  • 为保证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每位博导每学年原则上只能招收一名博士研究生。博导自办理退休手续后的第二年起,原则上不再招收博士研究生(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聘为特聘教授的除外)。
  • 4. 师生关系调整

  • 博士研究生在确定导师后,因转专业、调整研究方向,或因导师身体健康、调离等原因无法继续履行导师职责的,博士研究生或博导均可提出变更导师的申请。
  • 因博士研究生违反校规校纪或违纪违法,导致出现师生矛盾的,博导可提出停止指导该生的申请,所在院系应根据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 非因上述原因,师生之间出现矛盾且经所在院系调解仍不能解决,无法继续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博士研究生或博导均可提出变更指导关系的申请。
  • 博导因违法违纪等原因被取消导师资格的,由所在院系对其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安排新的导师。
  • 导师指导方式

    1. 双向选择机制

  • 考生在报考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术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导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学术背景、研究潜力和职业经历,选择最有培养价值的学生。这种双向选择机制确保了师生双方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高度契合,为后续的学术指导奠定良好基础,也体现了学术民主。
  • 2. 个性化与制度化结合

  • 社科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的导师指导方式体现了个性化与制度化的完美结合。每位导师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同时又遵循学院的统一培养制度。例如,对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学员,导师可能会指导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应用性研究;而对于学术背景较强的学生,则可能更注重理论创新与方法论的突破。并且学院对导师指导有明确要求,每位导师每学期至少与学生进行4次深入交流,包括研究进展汇报、文献阅读指导、论文写作指导等,确保了指导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 3. 多元化的指导形式

  • 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导师指导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包括传统的面对面指导,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开展远程指导。面对面指导通常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适合深入交流复杂的研究方法或理论问题。远程指导通过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工具,适合工作繁忙的在职博士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研究。学院还鼓励导师组织seminar(学术研讨会),让学生分享研究成果,接受导师和其他同学的点评,拓宽学术视野,培养学术交流能力。
  • 4. 全方位的指导内容

    社科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的导师指导内容涵盖学术研究的各个方面,从选题确定到论文写作,从方法论指导到学术规范。

    热门专业(可申请博士学位)
    更多 +

    010-84678481
    (*为必填,下载报名表,填写后以附件形式上传)
    咨询热线 010-84678481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
    邮箱:gscassedu@163.com
    京ICP备14023742号-1 北京恒远华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