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84678481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如何进行民族学研究
返回列表

2025-05-14

来源:  关键词: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如何进行民族学研究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开启民族学研究之旅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民族学研究涵盖丰富的内涵,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对于在职博士研究生而言,需要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与策略。

一、深入文献研究

民族学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充分了解之上。要广泛涉猎经典的民族学著作。例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这本书对民族的起源、发展等有着深刻的见解,通过阅读能让在职博士研究生对民族的早期形态有初步的认识。在众多民族学理论著作中,不同学者的观点相互交织补充,像功能主义学派的观点,有助于理解民族文化元素在民族社会中的作用。要善于利用现代的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了大量国内外民族学研究的论文成果。通过搜索关键词,可以快速获取到相关的研究动态。比如,搜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能得到大量关于不同民族在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的研究,这些都为在职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借鉴。

二、田野调查的开展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核心方法之一。一方面,确定合适的田野调查地点至关重要。对于民族学研究来说,选择一个民族聚居地或者有着独特民族文化融合现象的地区是理想的。例如研究彝族文化,选择凉山彝族自治州,那里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彝族传统习俗、语言等文化元素。在进入田野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要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参与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深入到当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与他们一起参与节日庆典、生产劳动等活动。例如在研究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时,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大会的氛围,观察其中的赛马、摔跤等传统项目背后的文化意义。还要进行深度访谈,与当地的长者、文化传承人等进行交流,他们能够提供很多关于民族历史、传说等珍贵的口述资料。

三、跨学科知识的运用

民族学研究不是孤立的,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从历史学角度看,民族的发展历程是与历史的进程紧密相连的。例如研究满族的发展,了解清朝的历史对于解读满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历史资料中关于满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满族的政治制度等都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了背景支持。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民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统计,可以分析民族在现代社会中的阶层结构、人口流动等现象。例如通过统计数据了解某一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分布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

四、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发表

完成调查和研究后,成果的整理是关键步骤。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类。将田野调查的笔记、访谈记录等按照研究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将关于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的资料归为一类,关于民族宗教信仰的资料归为另一类。在整理过程中,要注重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成果的发表是研究价值的体现。选择合适的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对于在职博士研究生来说是提升自己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要了解不同期刊的风格和要求,比如《民族研究》等核心期刊,对文章的理论深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等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职博士研究生报名后进行民族学研究,需要通过深入的文献研究、扎实的田野调查、跨学科知识的运用以及合理的成果整理与发表。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民族学的内涵,还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关系的发展等做出贡献。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更加关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以及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进行民族学研究。

热门专业(可申请博士学位)
更多 +

010-84678481
(*为必填,下载报名表,填写后以附件形式上传)
咨询热线 010-84678481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
邮箱:gscassedu@163.com
京ICP备14023742号-1 北京恒远华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